習慣性流產,可能不是孕婦問題

文章日期:2012-02-29 17:57
記者陳鈞凱/台北報導

習慣性流產,可能不是孕婦問題,而是先生基因「錯」了位!盼子心切的武小姐懷孕時有習慣性流產情形,過去3次懷孕,每次都是3個月左右就發生流產,接受染色體檢查才發現,先生的染色體第6對及14對有平衡轉位,是造成懷孕時流產機會明顯增加的元兇,據統計,平均每500人中就有一人可能有平衡轉位。

先生的染色體有平衡轉位問題,不但容易流產,日後胎兒也有4分之3機會會有染色體異常,對許多希望育有一個健康寶寶的盼子夫妻而言,過程所承受的壓力和痛苦非外人可以想像。

不會這麼倒楣,下一個寶寶一定保得住!結婚6年來,35歲的武小姐幾乎每一次懷孕都這樣的說服自己,儘管從第一胎就知道先生有染色體異常,但在夫妻倆都想生個寶寶的心願下,她自嘲心態就好比在賭博,每連續3次都在3個月左右,胎兒突然沒心跳或胎兒水腫流產,屢試不爽,這才叫她心灰意冷。

直到無意間得知台大醫院領先亞洲,可以用囊胚期胚胎切片及染色體晶片技術,篩檢並植入正常染色體的胚胎,降低流產機率,專程從高雄北上求醫,武小姐這才能夠一圓夢想,一次就成功人工受孕,並生下健康的寶寶,成為亞洲首例

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醫師蘇怡寧表示,染色體轉位的夫妻,平均每500人就有一人,不但先天不容易受孕,一旦懷孕也常有一直發生流產的習慣性流產問題,在過去,受限於沒有好的技術可幫忙,身為醫師也只能「請他們多加油」。

不同過去染色體檢查使用的螢光原位雜交術,因為只能檢查少數特定的染色體,且診斷正確性較低,台大發展的染色體晶片可以檢查23對染色體,診斷正確性較高,之後再利用囊胚切片,篩檢出沒有染色體異常的正常胚胎進行人工受孕,同時也減少過去因植入過多胚胎、易生下多胞胎的機率。

台大醫院婦產部醫師陳思原指出,傳統的絨毛膜取樣及羊膜穿刺檢查,必須在懷孕11至13周或16至20周才可以做,一旦發現有遺傳性疾病時,往往為時已晚,但囊胚切片在懷孕前就能篩檢出胚胎是否正常,目前國內共有17對夫妻接受新技術治療而成功懷孕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si99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